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视频:福清话搓米时歌
福清跟平潭两地大部分乡镇都是提前一天过冬至,这个据说跟明代的时候抗倭有关。明代的时候,在冬至的前一天,倭寇入侵人们外出避难,第二天回来,冬至日所有现搓现煮。而倭寇没有入侵的地方则是提前一天过节搓圆前一天晚上都弄好了,冬至日早晨再煮。故此,民间流传有一句俗语叫做:“食 冬节日。”
福清人过冬至 一定要搓圆“米时”(字见下图)
(C为图中汉字) ▲由于图中汉字无法打出,下文中都用“C”代替。
福清人什么时候“做冬节”? 福清大部分地区,是在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冬至暝”吃团圆饭,也有小部分地区是冬至当天晚上吃团圆饭。 过节两大主题:1、吃团圆饭;2、搓C。
福桔,“福”代表吉利。福桔就是大家节日摆盘常用的红色皮的桔子,福清人一般选用10粒福桔。在搓C结束后,就会把桔子分给家中的小孩,这也有把“福”传递到下一代的涵义。
搓圆花,形状不定,按照作用分为:“求子”、“祈福”、“保平安”等。 值得注意的是,福清地区并无“送搓圆花”的习俗,搓圆花一般插到第二天吃完C以后,收起来来年使用或送给儿童玩耍。
筷子,代表团圆。福清人讲究“十全”,所以筷子要十双新筷子,用红纸封腰,也有添箸添口的涵义。 C粉,早些时候是用石磨磨的,现在基本都是买现成的。按照传统的做法,在搓C之前,会把C粉蒸熟增加粘度。 烛,要用一对红烛。明烛高烧一个是欣欣向荣,一个点烛是为了祈求平安。 圆簸箕,因为搓C就是合家团圆的意思,团圆要放在圆里面。
福清冬至的C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以为福清的冬至,是吃豆黄C,这个是不对的,福清七夕节才吃豆黄C。
福清冬至的C有以下几种: 1、白C。福清大部分地区吃的都是这种白C。大约成人小拇指一个关节大小,无馅。 值得注意的是,在搓C的时候,要搓一个特别大的放在簸箕中间,称为“C母”。也有的家庭,大人会用C粉捏一些元宝、聚宝盆,小孩捏一些小狗、小猪,一起摆在新筷子上,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的意思。在搓完以后,撒一些C粉,把C位置摇匀,嘴里念“团圆团圆”。
2、龙高咸C。简单来说,就是类似番薯丸。如下图。
3、在阳下街道的部分村子,也有吃咸C的习俗,这个咸C和龙高的不同,阳下的咸C是用普通的C粉包肉、菜做成。
一般家庭,都是“冬至暝”(冬至前夜)搓C,但是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就必须等到第二天早上搓C。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家里是不磨(购买)C粉的,由已经出嫁的女儿或者亲戚送来C粉,并用筷子和福桔回礼。
按照习俗,福清人过冬至,在团圆饭后、搓C后以及第二天吃C前,都需要放鞭炮。
第二天早上煮C当饭,会用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后混合芝麻、糖,或者用真酥糕碾碎和C一起食用。 饭后,要把特意留着的几粒白C粘在门框之上,代表这一年平平安安。 
大人要嘱咐小孩,你搓C要小心,C不要掉到地上,掉下去有痕迹,脸上会长痕迹,长痕迹不好看,食疤。

那为什么有这个讲法,掉下去会长食疤?
这是为了教育孩子劳动很辛苦, 要爱惜粮食, 用这个说法让小孩害怕,搓的时候会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