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1

福清瑞云塔:一座石塔背后的六百年风云录

 
欢乐马 发表于 2025-4-10 14: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181 5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福清老城东南,一座石塔的基座上,至今镌刻着明代文人叶向高的诗句:“浮屠七级凌霄汉,俯视群山一芥看。”这座被称作“瑞云塔”的明代建筑,不仅是福清的地标,更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奠基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落成,这座耗时九年的石塔,见证了福清从海疆小邑跃升为“文献名邦”的历程。
1.jpeg
建塔始末:一场跨越三朝的“硬核工程”
明万历年间,福清籍宰相叶向高在朝中声名鹊起,其家乡文风渐盛。彼时福清屡遭倭患侵扰,民间盛行“建塔镇水”之说。据《福清县志》记载,邑人集资建塔的初衷,既为“镇龙江水患”,亦为“兴文脉、聚地灵”。34.6米高的塔身共用石料2000余块,最大单石重达3吨,在没有起重机的时代,全凭“绞盘+人海”的硬核操作。塔成之日,县令施兆昂亲题“凌霄玉柱”匾额,成为当时福清文教鼎盛的象征。
2.jpeg

甲子灯会:穿越四百年时空的约定
明天启四年(1624年)的首届甲子灯会,恰逢瑞云塔竣工十周年。传说首倡者正是叶向高之子叶成学,他以“甲子轮回”暗喻大明国运昌隆。清乾隆九年(1744年)的灯会记录最为详尽:县令命人用竹篾扎成“九莲灯”,内置365盏油灯,象征“岁岁平安”;民国时期的1924年灯会,则出现了汽灯与留声机,新旧文明在塔影下奇妙交融。
1984年的当代首秀,塔周聚集十万民众。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老石匠用祖传技法重扎灯笼,电工却悄悄在檐角装上保险丝——这场“土洋结合”的灯光秀,恰似福清人闯荡世界的缩影。
3.jpeg
瑞云塔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明代建筑标本的稀缺性,更在于它承载的生活温度与文化记忆。从神佛到市井,从庄严到烟火,古塔的一个甲子,对有的人来说却几乎是一辈子。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复(5)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风雨瑞云塔
收起回复
清香百合花 : 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7 天前 来自山东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10 20:16:17 来自手机
回复 2 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长见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涨知识了
6 天前 来自福建 回复
半度微凉 : 分享不易
5 天前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天前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4-18 21:54 , Processed in 0.066111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