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
大化山位于镜洋镇北部,与闽侯县交界,属戴云山脉的支脉,十八重溪的源头,在福清市境内有七重溪,海拔560米以上,占地面积18.6平方千米。这里山清水秀,山峦起伏,清溪环绕,碧潭飞瀑,兀岩峭石,茂林秀竹,翠谷鸣鸟,俨然形成了一幅粗犷而又清幽的画卷。
耙细溪纵贯景区,清澈、碧绿的溪水绕古树,穿峡谷,灵动飘逸。登上300多级的石阶,经大皇岩到达景区的大门,就开始了耙细溪涉水漫游。一溪碧水迂回曲折地向身后倒退。不久便进入景区,抬头即见“石鼓迎宾”,两侧山头圆石如鼓,大小不一,不可胜数。隐隐约约,似闻“咚咚”鼓声,和着溪水的喧哗,可谓天籁之音。
一路向北,佳景迭呈。右侧一尊高丈余的石狮,似迎宾客;左侧牛郎织女,相依为伴。前方百座石林,如刀斧劈削,巍然耸立。转过溪弯,两岸山泉或明或晦,或急或缓,或旋或淌,或滴或飘,为壑为沟,为瀑为滩。在深滩上有一座“风帆石”,又名“玉屏峰”。过了风帆石,前路鹰旋鱼跃,百鸟啁啾。由于大化溪在这里交汇,长年累月冲刷出一块长200多米、宽百余米的大石埕,水平如镜,纤尘不染,漫溪碧透。两岸翠竹丛生,上指云天,下吻溪水,阵风吹过,竹涛涌涧。千奇百怪的红色岩石散落在溪畔。丹山、碧水、红石、翠竹相映成趣。更有两岸山花烂漫,成簇成团,连山接岭,人行其间,犹涉花海,目眩神迷。
踏着大石埕向西北角而行,进入有惊无险的九曲十八溪的秀谷。山谷蜿蜒向西伸入莽莽林中,两旁枝繁叶茂的香樟、楠木,似绿色翡翠长廊。草丛里的杜鹃花、报喜花、幽兰争奇斗艳,蟋蟀浅吟低唱,溪流边的旧村舍遗址掩映其中,碧苔覆盖,诉说着苍老久远。
结束耙细溪涉水,便进入“深山迷宫”的大化山。苍莽的山,峥嵘突兀,属典型的赤壁丹崖丹霞地貌。登高远眺,群峰环列,如巨龙,如将军,如美女,如笔架。观其势,犹如众鲸闹海,群龙腾云。山风作响,直似千军破阵,万马奔腾,令人叫绝。
龙头峰,大化山的群龙之首,横空而出,孤悬半天,猿攀胆战,鸟过心惊;西旁将军山寨,挥舞千军,美人照镜,含情脉脉;北侧吕仙试剑,一刀砍下,一石裂开尺余宽的缝隙,从顶到底;南面文人笔架之精巧,令书法家心仪;东方蜀犬吠日,山猪出洞,疯狂之态惟妙惟肖。从景区东部顺着山脊向北走去,山体连绵不断,海拔均在700米以上,山脊上最宽处不到3米,窄处仅1米,十分险峻。
顺着耙细溪北行约2小时,只见一堵断岩,将偌大一条山溪拦腰截断,溪水一泻千丈,跌下山岩,留住一潭晶莹剔透的碧水,这便是著名的“乌缸潭”。
乌缸潭瀑布,两旁奇峰崛起,石壁嶙峋,高约百米,溪流从顶上呼啸而下,上窄下宽呈扇形。人未近其前,便觉凉风拂面,瀑布两旁或零珠散落,或连接成串,偶逢阳光斜照,则呈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美不胜收。倘若沿着石坡小径而下,到瀑布中段,恰见瀑布时曲时直,时隐时现,似流云,像蒸气,横斜飞舞,婀娜多姿,陡险之处,不时有飞鹰盘旋,水鸟翱翔,潭边平缓处则见鱼翔浅底,蛙唱悠闲,行至此处抬头仰望,只见白练长垂,银河挂落,烟霞纷飞,不禁感叹,好一幅深山挂瀑图。
大化山以迷人的风景吸引八方游客及探险爱好者。
编辑:赵国俊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