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

文旅福清话:灵石寺

我脑子特别好使 发表于 2025-3-7 17: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9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1992年建立灵石国家森林公园,除了改以前林木经营为森林保护外,还在林区内建设宾馆、会所等旅游设施,开辟登山游道。灵石山远离尘嚣,山青水净,空气特别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吸引着许多久居城市的游客来此踏青登高、赏景洗肺,消夏休闲。集幽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灵石山是福清西部休闲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

灵石山在古清源里(今属东张镇),距东张镇区约六公里。由镇区驱车西行,在濑底左拐,过前洋挢(即古灵源桥旧址)左行,约十多分钟就进入了灵石山地界。

清康熙四年(乙已1665)的《灵石山寺志》卷之一“形胜志”载:“山在福清县清源里,距城四十里许。由园尾村石笋挢逶迤而上。两山隔岸,溪流清驶。溪畔有巨石屹立,与道上一石,若合符节,朱晦翁大书‘灵石山’三字于其上。盖取山中香石,以手摩挲,香气染指不散,故其诗有‘灵石香沾碧藓斑’之句云。或曰,取报雨峰内有通天石,能报阴晴,故名。其义亦通。”

灵石山中有古寺全称“勅赐灵石俱胝天寿禅寺”,俗称“灵石寺”,开山祖师为唐元修和尚。《福清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仙释”载:“释俱胝,讳元修。初武宗时,结庵于灵石山。常诵七俱胝咒,故后。乡人有疾祟,辄请治之。后避会昌禁,深入谷中,人以为遁去矣。有蔬甲泛流而下,乃沿源访而得之。再往,则庐已虚。宣宗四年(850)出,诣阙,贡金买山,始创精舍,名翠石院。时元结有诗赠曰:‘万卷千章总不真,虚将文字役精神。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世人。’示寂,谥‘慧胜’。”

朱熹曾三次来住灵石,留有“灵石山”、“蟠桃坞”刻石及“苍霞亭”匾。林抟结庐九叠峰下潜心研究音乐,益增其名。灵石寺高僧辈出,声名远播。元代至治三年(1323)住持僧永帷募缘扩建,寺院规模又一次扩大。到了明初,僧散寺圮,几近荒废。至万历初,僧同我弃儒礼佛,决意中兴,又得叶向高相助,灵石寺重闻晨钟暮鼓。后又有继席曹源苦心经营,大有兴建,备具规模,成邑中巨刹。灵石寺最大规模扩建是在清康熙三年(1664),时道霈募缘建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及附廊并重塑金身,历时十二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竣工,灵石寺遂成闽中巨刹。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4-6 03:11 , Processed in 0.05616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