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1957年春,东张陈周金、王芝玉、张裔宗等几位有识之士,他们高中毕业后,看到东张没有中学,很多小学毕业生考不上县办中学,就没有上中学读书的机会,于是心生办学之念,想办一所东张私立中学,让东张小学毕业生都能上中学读书。他们热心办学之举,在东张一些华侨的资助下,得到镇政府的支持、帮助和同意,决定举办“东张华侨中学”。校址设在旧东张街附近中部地带,报福清县教育局审批获准,终于在1957年秋季创办开学。
东张华侨中学白手起家,没有校舍,租了一间大厅堂做教室和一间厢房做办公厅,师生宿舍另租民房用。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东张各乡村小学毕业的落榜生,兼收王坑、镜洋、墩头、磨石、宏路、真丰、上迳等地和渔溪、一都各乡村小学毕业落榜生,首届收初一年一个班级,男女生近50人。陈周金任校长、王芝玉任教导主任。东张华侨中学的创办,结束了东张没有中学的历史。 1958年秋,第二学年即将开始,因为建设东张水库,东张华侨中学要从旧东张搬迁到新东张倪兜山。搬新址新建了三间木瓦房教室,教师办公厅设在倪斗山下宫庙里,厨房用木板搭在宫庙旁边,师生宿舍租用民房。师生上课、用餐、住宿条件十分艰苦。新学年招初一新生两个班上百人,加上原来初二一个班,全校学生近150人,教职员工也增加到10个人。全校师生边上课,边投入建设校园校舍劳动,边参加全民大炼钢铁政治活动,师生们在革命大熔炉中得到了磨炼。
第三学年,学校教学秩序逐渐走向正常。正当第一届近50人即将毕业时,突然传来好消息说,福建省闽侯专区要接收东张华侨中学全校师生办水利电力学校,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校址设在东张水库管委会附近,暂时没有校舍就利用建设水库大坝工人住过的破草房。经过修补后的草房作为学校的教室、办公厅、宿舍、厨房、膳厅。福建省闽侯专区水利电力学校,就是这样白手起家宣布成立,第一任校长由东张水库管委会党委书记柴长林兼任,常务副校长是陈周金(原东张华侨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是林木,副教导主任是张裔宗(原东张华侨中学教师),专业教职员工10来个人,学生就是原东张华侨中学二、三年级学生,近150人,全校师生员工共160多人。师生吃住和上课全是在草房里,既要上课学习,又要经常参加建校劳动,学习生活和劳动极为艰苦。但是师生们都无怨言,都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教导和指挥,艰苦奋斗,刻苦学习。
1958年秋,闽侯专区水利电力学校成立并开学了,原东张华侨中学从此消失了。
东张中学远眺 1958年秋,东张华侨中学被闽侯专区接办并迁校后,东张华侨中学就消失了,东张没有中学了。第二年春,福清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东张公社领导商议创办东张中学事宜。经过几个月磋商、筹备、审批,终于决定在东张的红山上建校办中学,校名定为“福清第七中学”。1959年9月,福清第七中学诞生了。创校伊始,红山上全是灌木、荆棘,校舍还没建好,暂用东张镇区玉井宫古庙为校舍,教室是利用原来办在玉井宫的玉井小学教室(当时玉井小学已与东张小学合并迁到东张小学新校舍)。福清第七中学刚创办时只是初级中学,师生们边学习边劳动,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艰苦奋斗,历时一年多,“新生楼”在红山上诞生了。师生上课有了教室,但师生宿舍还在玉井宫;又过两年多,宿舍楼、厨房、膳厅也建好了,师生才全成为普通完全中学。这一年,福清东张中学一部分领导和教师下乡与道桥小学合并办学,小学兼办初中班,学校称“东张中学道桥分校”。1975年后,中小学教育教学渐渐上正轨。1977年秋季,道桥小学改制为小学戴帽初中班,校名“福清县道桥学校”。校长为林金旺、王水生。1980年秋季,为了加强福清东张中学师资队伍建设,道桥分校的中学教师全部调回东张中学任教。在中学的道桥小学教师也回到原小学。
1986年7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毕业后免考直接升入初中学习,并鼓励初中学生读完3年课程,小学6年至初中3年都免费入学。
东张中学自创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关怀下,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乡亲、校友和侨胞、乡贤组织等为东张中学慷慨解囊,助力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他们中,个人有倪朝禄、陈承铭、陈承顺、赖方英、汤学奇、赖水镰、周维桢、姚春桂、王其义、王中良、黄诗芬、黄以宏、王和水、王和贵、陈德新、陈德良、陈德泉,倪政全、倪时歆、王和贵、许雪梅,何文金、蔡代栋、伍爱珍、陈宝成等,集体有东张侨联、香港东张校友联谊会、新加坡同乡会、印尼同会、旅日乡亲亲校友联谊会等,他们乐捐善款用于东张中学建设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宿舍楼、运动场、食堂、餐厅、大礼堂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他们爱国爱乡、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热心办学的义举受到全体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赞扬,也受到各级政府东张中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校园占地面积44879m2(近70亩),建筑面积29672m2,绿地面积18590m2。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有200M塑胶跑道附设两个小型足球运动场;有一幢教学大楼,共49间标准教室;有一幢综合科技大楼,含图书馆,内藏书共81711册;有办公楼、学生公寓大楼、学生食堂各一幢;还有教工宿舍楼四幢。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数1441人;
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福州市级骨干教师3人、福清市级骨干教师11人,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农村完全中学。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福清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清市四星级党组织”“福清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福清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等称号;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校”“福州市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足球队在福清市第二届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夺取一等奖,合唱队先后获得“福清市合唱节比赛乡镇组金、银奖”,啦啦操队先后获得福清市赛和福州市赛一等奖、省锦标赛第六名;学校文明创建成果突出,分别于2015年、2018年被评为福州市文明校园。 自1960年9月,东张华侨中学被闽侯专区接办为闽侯专区水利电力学校后,东张华侨中学消失了。从这一年开始到1964年6月,每年东张有很多小学毕业生不能考上县办中学,许多小小年纪的孩子就上不了中学读书。中共东张公社党委书记、社长商议要办一所中学,让落榜小学毕业生都能上中学读书。经过他们积极筹措,校址选在东张濑底茶场场部办学,校名称为“福清东张农业中学”。东张公社出资建设3间教室,办公厅、宿舍借用茶场平房。东张公社社长周振辉兼任东张农业中学名誉校长,常务校长由茶场场长温存官兼任,教导主任由陈振松担任,有3位教师。经过紧张筹备,1964年10月东张农业中学成立并初正式开学,第一学年招收40多个小学毕业的落榜生,第二和第三学年分别招收50多个小学毕业落榜生。到了第三学年全校学生有150多人,教师增加到8个。可是,当第三届学生招入学习不到一学期时“文革,”动乱就开始了,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了破坏,1967年秋学校被迫停课。1970年初,东张农业中学就宣告停办,大部分学生转到东张中学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