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结婚和出生人口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福清市亦不例外。为了深入了解福清大龄男女青年的婚育现状,本课题组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通过收集一手资料并结合相关数据,对当前福清大龄男女青年的婚育困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影响其婚育的主要因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比降17%,创下近年新低。而2013年最高峰时,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346.9万对。全国出生人口继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17年1723万人下降到2023年902万人,降幅近半。2022年,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当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下滑至1.09,在世界16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属于最低生育水平。这些婚育现象,与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结婚难、结婚贵,以及生育难、养育贵等问题密切相关,并导致大龄单身青年数量明显增加。福清作为福建省一个重要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寻求破解方案,本课题组对福清市25-40周岁的大龄男女青年婚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赴有关单位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2019年至2023年福清市结婚人数、离婚人数、出生人数和截至2024年9月,全市25至40岁未婚青年人数,分别如下表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截止2024年9月,25至40岁(1999.9.1-1984.9.1)未婚男青年为6.99万人,未婚女青年为4.15万人,合计11.14万人,占福清总人口比例约8%。 |
上述数据表明,福清结婚人数从2019年8716对下降到2023年6487对,结婚人数减少了2229对,减少了26%。出生人数从2019年的14109人,下降到2023年7597人,出生人口减少了6512人,减少了46%,将近一半,跟全国出生人口下降比例接近。结婚人数和出生人口减少的速度实在惊人。
为更加详细了解福清大龄青年婚育现状,本课题组成员随机走访调研了福清市沙埔镇、港头镇的6个行政村、社区,获得以下数据:1.大龄男女未婚人口比例。走访的6个行政村中,25岁至40岁男女未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平均约14%。比例最高的某村达30%,该村总人口仅1724人,25至40岁未婚人数517人;比例最低的某村为7.5%,该村总人口5131人,25至40岁未婚人数386人,其中男258人,女128人,男女比例大约2:1。2.福清男女结婚成本。主要含彩礼、婚房、婚车、婚宴等,平均超过100万元,其中:结婚彩礼平均35万元,婚宴婚车等15万元;婚房首付款加装修款100万元,农村有房户稍少一些。3.大龄未婚青年基本状况。文化程度大部分高中、中专以上,主要从事建筑装修、教育服务行业或网购、打零工等灵活就业,月收入大部分在3000-5000元,家庭情况多数一般。4.大龄青年未婚原因。主要是经济压力,一方面结婚成本高,另一方面即使在父母和家人帮助下结了婚,担心婚后无法承担起家庭责任。另外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后自由受限制,影响生活质量。5.大龄未婚青年结婚的主要渠道。大部分靠相亲、媒人介绍,少部分自由恋爱。据了解,农村媒人中介费平均高达3万元。存在个别骗婚现象,调研村某男性青年,通过中介介绍与外地某女结婚后一个月,某女失踪,该男青年经济损失了30多万元。
1.经济成本。彩礼、婚礼(婚车、婚宴等)、房产房贷、生育、教育子女成本,是婚姻的主要经济成本,经济压力是影响福清大龄青年婚姻的首要因素。上述调研表明,一对新人走入婚姻殿堂平均费用超过100万元,如普通家庭,父祖辈、兄弟姐妹无法给予较多资助下,对于月收入只有3000-5000元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许多年轻人心怀对婚姻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力不足。即使一些年轻人家庭条件较好,在家庭资助下走入婚姻殿堂,婚后又将面临生儿育女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亚于结婚压力,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每年都花费不菲、压力山大。2.时间成本。结婚之前,年轻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和熟悉彼此,进而决定是否要步入婚姻。年轻人富有激情、活力旺盛,可以沉浸在恋爱生活中,但由于高昂的结婚成本,一旦涉及谈婚论嫁,就变得非常谨慎。一部分年轻人恋爱同居多年也不愿意结婚领证,甚至小孩出生了,依然不结婚成家。3.男女择偶观念差异。男女生由于先天的生理、心理特征差异,导致价值观、爱情观差异,因此男女生择偶标准、择偶心理不同,男生更注重对方的体型和颜值,女生更看重对方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男生可以选择学历、收入、条件、地位比自己低的女生,但女生一般要选择各方面条件比自己优秀的男生,这就导致不少条件较好的女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被动成为剩女。本就男多女少,这样男女比例失调更加严重,条件稍差的男生只得被动成为剩男,这在广大乡村尤其突出。
4.离婚率高企的负面影响。上述调研数据显示,福清每年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例,大约为1:3,即每3对新人结婚有1对离婚。这使得不少年轻人望而生畏,花了巨大代价结婚,最终的结果却可能离婚,有些虽然没有离婚但婚姻名存实亡,婚姻没有给大家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是痛苦与负担。由此,对于结婚他们更加谨慎,看到身边家人、亲戚朋友不幸的婚姻,宁可单身,也不愿意步入婚姻,承担婚姻的责任,接受婚姻的约束。此外,离婚率对缺少主见的女姓影响更大,身边有同伴离婚,或者有不幸福的婚姻,或者有不结婚的意向,都会对她们的婚姻取向产生直接影响。5.网络虚拟世界的精神麻痹。现在网络高度发达,网络中有大量游戏、短视频等休闲娱乐的节目,供年轻人打发业余时间,也可以让其借助手机网络解决吃、喝、玩、乐。许多年轻人业余时间沉浸在手机网络或者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生活,甚至玩网络游戏上瘾,被网络游戏“精神鸦片”束缚,缺乏对现实恋爱婚姻的激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城镇高学历、编制内女性,成为大龄青年“难婚”“恨嫁”重灾区。随着男女平等国策的落实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女姓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编内岗位的比例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近几年的数据,全国本科院校中,女生比例已经超过了男生,有些专业男女比例接近3:7或者更高。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高收入的观念依然盛行,因为同等学历的男性数量相对较少,高学历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使得她们在寻找合适伴侣时面临更大困难。以福清城区为例,近几年实施“融聚英才”行动,加大对人才引进力度,许多毕业于985高校或部属公费师范院校的女生纷纷回归故里,寻找发展机会,还有一部分优秀青年女性通过公考、事业考进编。数年积淀下来,城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知女性数量显著增加,年轻男女的比例出现严重失调。具体表现为,在某些单位和部门,女性员工的比例远超男性,尤其是在教育、卫健及其它公共服务等传统上吸引女性从业者的领域。恋爱成家是青年的人生大事和普遍需求。大龄青年长期未婚,将会滋生心理问题,激化家庭矛盾,不利于家庭繁衍生息;众多适龄男女未婚,必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大社会养老压力,进而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此,2017年9月,国家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弘扬文明婚恋风尚,健全齐抓共促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婚恋咨询指导,培育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保障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权益”。本课题组结合福清实际,特建议如下:1.高擎中华传统文化大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理直气壮地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强调婚育是人生大事,是家族血脉的传承,是中国传道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作为子女,小而言之,必须担负起家庭传承的责任义务,大而言之,必须担负起民族延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应融入家庭、体谅父母,尽早积极解决自己的婚姻大事。宣传、文化部门应积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依托宗祠活动、社科宣讲、民俗展演,印制宣传资料,展示宣传标语,加强对婚育观念的阐释宣传,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教育部门要发挥学校培根铸魂的主渠道功能,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涵养文明婚育新风。
2.铲除高价彩礼恶俗。彩礼本是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与诚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礼的金额却逐渐攀升,甚至在我市江阴等镇形成了攀比恶俗。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筹集高额彩礼往放倾尽所有,甚至负债累累,无疑成为当今年轻男女走进婚姻殿堂的最大障碍。婚姻礼仪也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有云:“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礼记》也说:“币必诚,词无不腆”,表明男方聘礼的价值不能超过五两银币,“道达诚意而已”。实际上,今天聘礼炒为天价,“多煽惑于婆妪(媒婆)之言”。古人认为,过多计较男方聘礼多寡、女方妆资多寡,“粗鄙已极。在读书君子尤不可”。对此,倡导移风易俗,须从铲除天价彩礼开刀。市委文明办要主动牵头,倡导移风易俗,加强对婚嫁工作的指导和规范,推动婚事新办、婚礼简约、彩礼随意。镇街要结合本地实际,指导推动各村、社区设定乡规民约,规约好合理的彩礼、婚宴、婚车、喜烟等的规格和数量,杜绝铺张浪费,有效破解“结婚难、结婚贵”问题。
3.强化婚恋咨询指导。市民政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应增强使命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拧成工作合力,通过完善基层网络,进一步摸查全市大龄适婚青年的真实状况,指导促进社会婚介机构合法有效运转,建立微信群发布婚恋信息。可创立“爱在福清”婚恋专用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加强对城乡大龄青年恋爱交友、婚姻家庭生活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服务指导和价值引导,引导大龄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家庭观念、择偶观念,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压力和自卑心理,增强他们融入社会、情绪管理、情感经营能力,推动形成关心青年婚恋、促进青年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4.培育公益婚恋服务项目。市民政局和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强化公益导向,更好适应青年交友、相亲、婚介、婚庆的多元多样需求,积极打造诚信度高、公益性强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策划培育有形有效的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要组织集体婚礼,优化婚庆服务,提供恋爱交友等便利条件,缓解年轻人婚恋的经济压力。要为大龄青年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将线上优势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组织他们参与文体娱乐、兴趣培养、技能提升、社会服务等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拓展他们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其走向社会的体验,增加其交友择偶的机会。要开辟交流交往舞台,通过引进外地新娘(如:云、贵、川或西北地区单身女性),缓解福清男多女少的困境。福清是著名侨乡,拥有160多万海外侨胞,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福清也是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化的城市,要宣传反对种族、肤色等歧视,鼓励出国青年在住在国寻找适合的结婚对象。
5.出台生育支持激励系统政策。市政府及其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要正视目前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婚育友好型社会,让广大年轻人想结婚、结得起婚。一是要加大生育奖励力度。生育奖励是激发年轻人生育最有效手段,要研究出台有“干货”、有吸引力的生育奖励政策。二是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三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降低学生就学成本。近期,湖北武汉在生育新政上放出大招,生二胎补贴6万,生三胎补贴12万,直接用于购房补助。福建德化更推出比较系统的鼓励生育新政,对二胎、三胎的家庭给予升级加码的生育支持政策,最高可享受31.75万元的政府补贴。这些,都值得福清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毅.农村大龄青年婚恋困境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基于福建龙岩的实地调查[J].龙岩学院学报,2022(4):72-77. [2]杨帆.中国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状况、影响因素与政策应对—中国不婚不育少育群体专项调查主要数据结果分析[J].人口研究,2024(3):30-43. [3]靳小怡,段朱清. 少难成家、老无所依?性别失衡下的男性婚姻挤压与家庭发展风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6):164-177. 课题:2024年度福清市社科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2435 课题组成员:何华龙、王梅华、郑松波、林爱珠、郑训焓。 课题执笔:王梅华,福清技术师范学院侨兴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华龙,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via首发知福清
|